2008年8月30日 星期六

专访《炎黄春秋》副社长、大饥荒研究者杨继绳


文章提交者:囧甴囧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专访《炎黄春秋》副社长、大饥荒研究者杨继绳

柴子文

一九五八至一九六二年期间,中国饿死三千六百万人的秘密仍不广为人知。更触目惊心
的是大饥荒并非只是自然灾害,而是专制系统下的人祸。还原这段历史的真相不是为了
唤起仇恨,而是反思制度改革。

  一国两制的好处之一,是中国大陆禁止出版的书,也可以在香港面世,并且「出口
转内销」,通过「自由行」被大陆读者购买、阅读。杨继绳八十万字的新书《墓碑----
中国六十年代大饥荒纪实》,二零零八年五月辗转得以在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出版。
大饥荒事关人命,题材敏感,至今相关档案仍被列为控制级;即使在大学校园内,学者
也不能自由研究,媒体和公众更是鲜知真相。

  从一九五八年至一九六二年期间,中国饿死三千六百万人。在饥馑严重的河南省信
阳、通渭、凤阳、亳州等地,多数家庭都有人饿死,有的家庭全部死绝,有的村庄甚至
空无一人,有记录的人吃人事件达上千起。应了毛泽东在五八年六月《送瘟神》里的诗
句:「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以研究饥荒而著称、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阿玛蒂亚·森将其称为「世界史上有记录的饥馑中最大的一次」。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
、为什么会发生、后来情况又如何?到今天,五十年过去了,仍然被封锁在历史和政治
的抽屉里,无人知晓,也无人对此负责。

  做了一辈子记者,已从新华社退休的杨继绳发现,历史其实比新闻更扑朔迷离、更
震撼人心。为了写作这本书,他穷数年之功,跑遍了当年受灾的十几个省份,访问了上
百位当事人,查阅了无数第一手的档案与记录。为了做到客观而专业,他跟权威的气象
专家、人口专家、病变专家反复查证数据和论据。因此该书甫一出版,即被认为是迄今
内容最详尽、最深入、最全面的大饥荒研究专著。

  杨继绳认为,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很有历史感的民族,现在我们却不能正视包括大
饥荒在内的很多历史;但一叶障目,一个不能面对历史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这本书
题材沉重,他自己预期不会有他的前一本书《中国改革年代的政治斗争》(内容涉及对
赵子龙的访谈)那么畅销,但会让他面对着更大的政治压力与风险。但是追寻真相的使
命、反省历史的责任,让他必须给自己一个交代,为父辈和那个时代立起一座文字的、
也是更永久的墓碑。亚洲周刊专访了杨继绳,以下是访谈摘要:

  你是如何逐渐知道大饥荒真相的?又是什么促使你要把它写出来?

  我父亲是大饥荒时饿死的,但当时认为那只是个别现象。当时的人们认为我们这些
青年很单纯。是的,我们「单」、「纯」,因为脑子里只有舆论机器所灌输的信仰、思
想,此外,再没有别的东西。文革中湖北省长张体学说「湖北省在三年困难时期饿死了
三十万人」,这时候我才第一次知道,发生在我家庭的悲剧不是个别现象。直到一九八
三年,统计局在公布一九八二年人口普查数据的同时,公布了一九五三年和一九**年
两次人口普查数据。当时公布的数字中,一九六零年人口总数比一九五九年减少一千万


  一旦知道自己过去长期受到骗,就产生出一种摆脱蒙骗的强大力量。而且人类历史
上这么大的一个事件,却没有记载没有研究,这是一个很大的损失。必须写出来,我亲
身经历了这个事件,有一种责任感,如果我不写,后面的人写更困难。

  事实上,不论左派、右派,明白的人都支持我把真相公之于众。我最终把它写出来
,并不是为了唤起仇恨,而是希望今后不再出现这样的悲剧。大饥荒始终是巨大的历史
包袱,迟早要卸载的,应该趁早,趁政权相对稳定的时候卸。

  对于大饥荒的原因,中国官方一直的解释是三年自然灾害,以及当年苏联逼债。现
在,你的调查研究是否可以给出一个公论?

  其实已经有公论了,只是官方不承认。中国疆域辽阔,地形复杂,天灾年年有,那
三年是正常年景。饥荒也不能归罪于苏联撕毁合同和逼债。一九五九年六月,苏联单方
面撕毁了关于国防新技术的协议,拒绝向中国提供原子弹样品和生产原子弹的技术数据
。此时,中国的大饥荒已经出现了半年有余。中国提前还债,并不是苏联逼债,而是毛
泽东为了「争一口气」主动提出的。而从一九六零年到一九六二年,偿还外债总额为十
九点七三亿元,仅相当于同期国防费的百分之十一点九六。而此期间,中国对「兄弟党
」的援助的钱远远大于还债的数。在一九五八年以后的几年,全国各地大兴土木,为中
央领导人建「行宫」。

  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当河南信阳一百多万人死于饥饿时,河南省至少有二十五亿
斤粮食库存,而临近的湖北省,至少有十三亿斤粮食库存。如果开仓放粮,仅动用这两
个省的库存,根本不会饿死人。即使在信阳,在大量饿死人的时候,当地的粮库里就存
有粮食。信阳的饥民看着粮库里的粮食,坐在粮库旁边喊:「共产党,毛主席,救救我
们!」有人就饿死在粮库旁边。国家千方百计的增加粮食库存,准备用于何处?为什么
见死不救?真是令人不解。

  可以说,大饥荒,就是毛泽东和他缔造那一套专政制度造成的,是人祸。

  情况这么惨烈,大饥荒为什么没有引起社会动乱?

  大饥荒年代出现过暴乱,但都是小规模的。部分地区出现过哄抢粮食。刑事案件增
加,犯罪者都是因为饥饿。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动乱是因为中共对社会控制极其严密。还
因为前几年的肃反、反右,不仅消灭了反对者,也使更多的人恐惧,不敢反抗。没有结
社自由,一旦出现政治组织,很快就被扑灭。无组织的群众难以对付有组织的政府和军
队。相反,每一个人都生活在共产党控制的组织之中,他的一切言行都受到集体控制。


  很多残酷事实在我眼前发生。万尚君,是比我高一届的同学,因称赞铁托(前南斯
拉夫领导)一篇批评「社会主义阵营」的长篇讲话,失去了考大学的机会。他考初中时
是全县第一名,我是继他之后的第一名,所以我们很熟悉。他学习成绩优异,读书多而
勤于思考,仅十七岁因独立思考就失去了前程。一九五九年春天,有人在*菮猁犒j板上
发现了「打倒毛」三个粉笔字,惊恐万状,急忙报告学校领导,学校急忙报告公安局,
公安局很快侦破,原来是一位比我高一班的同学写的,他因饥饿而不满,借此发泄。我
亲眼看到他带上手铐被投进了大狱。

  不停顿的革命大批判、耳闻目睹的严酷惩罚,使人们产生了一种恐惧心理。这种恐
惧化解在神经和血液中,成为每个人的生存本能。人们像避开炽热火焰一样而避开政治
危险。

  在书中,你对大饥荒背后的制度层面有许多的反思,你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

  导致大饥荒最直接原因就是「三面红旗」(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背后的
深层制度原因之一则是政治制度,为什么错误政策持续几年?为什么庐山会议错误转向
?为什么大量农民饿死,却有粮食大量出口?为什么很多饥民饿死在粮库旁边?这些都
是决策错误。专制制度最容易出现决策错误,又最难以纠正。因此,中国需要逐步走向
宪政民主制度。

  另外一条教训很重要,要给人民自由选择的权利,不管是在经济层面、生活层面,
还是思想、信仰层面。如果把信仰变成了全民信奉的集体信仰,并且用政权强制所有的
人、动用全国资源实践这个集体信仰,必定会带来巨大的灾难。

  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你觉得在这个时代,可以从大饥荒的历史中汲取什么教
训?

  经过三十年的经济体制改革,极权制度比过去松动了许多,百姓们能够在市场上求
生存、求发展,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由于政治体制依旧,支付改革成
本最多的阶层享受改革成果最少,成为弱势群体;支付改革本少的阶层享受成果最多,
成为强势群体、既得利益群体。市场经济的唯利是图和威权政治的权力不受监督,二者
的弊端结合在一起,不断制造出社会不公正,加剧层群众的不满。在新世纪的中国,我
相信,无论是当权者还是普通百姓,从心底里都知道威权制度已经走到了尽头。问题在
于,在制度变更的过程中,怎样减小社会震荡,以及怎样防止社会动荡造成的破坏。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政治制度的转变不能过于激进,不能过于急切。近百年来,中
国人吃激进的苦太多了,教训十分深刻。而一旦激进的民主主义和无政府主义者的过激
行动使软弱的政权失去控制社会的能力,专制者就会应运而生。因为专制是结束社会混
乱、建立新的秩序最有效的手段。那些不堪忍受无政府状态的老百姓,就像欢迎救世主
一样欢迎专制者。所以,反对专制制度过激、过急的那一群,可能恰恰是催生新的专制
制度的那一群。■自24期亚洲周刊

  杨继绳小档案

新华社高级记者,知名学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一九六六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
在新华社任记者、编辑三十五年。现任《炎黄春秋》杂志社副社长、中华全国新闻工作
者协会第五届理事。出版书籍有《社会奥秘之门》、《邓小平时代》、《中国社会各阶
层分析》、《中国改革年代的政治斗争》等。




编辑这个帖子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发帖IP:*.*.*.* *.*.*.* 2008-7-13 21:25:24
悄悄话 好友 信息 博客 搜索 回复 本主题下所有发言 49


文章提交者:囧甴囧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父亲的大跃进记忆

杨宽兴


   对于年长的乡亲们来说,在走马灯式的政治运动中,大跃进记忆可能是最难以忘怀的,这些祖祖辈辈在土地上耕作的山东沂蒙山区农民,终其一生的劳作,只求一 个温饱,但大跃进的愚昧和疯狂却使他们连自己的最低要求也难以满足,由于这个缘故,自孩提起,瓜棚豆架之下,便会常常听到他们对于可怕生活的回忆。但是, 由于年龄的差距,作为孩子的我,最多只能记得一些回忆的断片,对于五十年前家乡土地上发生了什么,其实是不甚了了的。时值大跃进五十周年,当我决定重温那 段历史的时候,我首先想到了那些依然健在的乡亲,父亲却自告奋勇:“我先给你讲一下。”在自家人面前,每一个从大跃进年代走过来的人都有一种强烈的倾诉欲 望。

  1958年到来的时候,父亲16岁。大跃进运动是从1958年5月召开的中共八届二中全会开始的,但在父亲记忆中,与大跃进密切相关的饥饿却是从1958年春天开始的——1958年的大跃进还没有开始,父亲便与奶奶一起外出讨饭了。

   1953年的统购统销和1955年的高级农业合作社将越来越多的粮食从乡村抽走,加上1957年收成不好,春节刚过,父亲便开始体会到饥饿的滋味。于是 他上山掀蝎子卖钱,这是全家唯一的现金来源,卖掉蝎子后,父亲会带上村里发给的定量供应粮粮本,到乡政府所在地的粮所买些瓜干补贴家用,那个春季,父亲靠 掀蝎子赚到的钱,为家中增添了差不多一百斤瓜干的口粮,但供应粮定量是有限的,当无法买到更多的粮食时,奶奶只好领上父亲和姑姑到几十里外的村庄里讨饭, 在老人们的记忆中,除了日本人打进来的年月,很少会发生讨饭的事,乡下人讲究面子,要不是实在没有办法是不会出门讨饭的。讨饭是件丢脸的事,所以要走得尽 量离家远一点,不要被人认出来才行。于是,方圆几十里范围内的农民往往相互交叉进行着这种丢脸的生计方式。

  不过,大跃进运动的展开让 父亲感到很高兴,因为不用再外出讨饭了。政治动员之后村里迅速办起了公共食堂,然后就开始了共产主义生活。一开始,食堂遵循着按需要分配的原则,允许村民 敞开肚子随便吃,就连过路人饿了也可以随便走进路边的村庄里吃饱饭再走,这使父亲即使遭受后来的严重饥饿,仍有些怀念那短暂的共产主义社会。

   公共食堂办起来后就是大炼钢铁。炼钢炉并不是每村都有能力建起来的,年仅16岁的父亲和一些同村劳力被集中起来,步行到30里外的里庄去炼钢铁(据说里 庄出产矿石),住的是里庄农民的房子,吃的是里庄农民刚建起来的食堂。饭仍然是管饱的,于是,摆脱了饥饿威胁的父亲感到浑身是劲,下决心要为大跃进卖力。 可他们很快发现对于炼钢铁这件事根本找不到头绪,别的不说,通往铁炉的轨道车(俗称轱辘马)上面就没有提供。最后有人出了个主意,要父亲他们回到本村将自 家的木床一锯两半,连接起来作为轨道,再把原本放衣服的空箱子抬去,装上四个轮子,作为运送矿石的工具。炭火自然是炼不出矿石的,便四处寻找铁器来重新回 炉,很快,农民家里的铁锅、铁螯子便被一扫而空。

  石头和金属融炼为一块块铁疙瘩,显然不是合格产品。等了几天,上级来了指示,把铁疙 瘩送到八九十里外的垛庄去再加工,那里有一个“更高级”的炼钢炉。但这时候沿途各村的公共食堂已不再向过路人提供免费食物,父亲便担上三天的食物和一块块 生铁蛋子,朝垛庄进发了。磨洋工是共产主义的通病,往返垛庄一次要用至少三天时间,当他们终于到达垛庄,把生铁蛋子朝地上一丢,任务就算是完成了,鬼知道 垛庄的炼钢炉最终有没有炼出钢来。

  不管怎么说,共产主义是管饱的,16岁的父亲在共产主义的阳光雨露下屁颠屁颠地干得很高兴,而他的 共产主义觉悟也日复一日地在提高。就是这个时候,乡里办起了劳动大学,由于父亲属于当时的知识青年,便被抽调到乡里的劳动大学“就读”。所谓的劳动大学, 除了晚上被集中起来唱歌之外,什么都不需要学习,父亲每天的任务就是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而且吃得很差,这让他感到很有些吃不消,好在没过多久又被抽调参 加了村里的青年突击营,到王家庄去伐树烧木炭,作为炼钢铁的燃料。王家庄是一个交通十分不便的山村,村子里长了上百年的大树很快成了大跃进的牺牲品,父亲 所在的青年突击营见大树就杀,一直杀到王家庄再无可杀之树,才转战到水泉峪村,使水泉峪的大树成了第二批牺牲品。家乡的山上原是茂密的树林,自1958年 的砍伐起,植被覆盖率连年下降,迄今再未恢复生机,自我记事起,山丘便是光秃秃一片。

  1958年就这样过去了,对父亲来说,1958年是繁忙的一年,但也是不再挨饿的一年,尽管到了1958年底村里的粮食越来越少,但青年突击队的伙食供应还是能够保障的,只是饭菜质量逐日下降罢了。

   1959年一开春便开始修水库,村里的青壮劳力被抽调到几十里外的黄土山,将土地上的营生丢给妇女和老年人。所有我曾问过的家乡老人都告诉我1959年 是个风调雨顺的好年景(1959年和1960年也不存在什么自然灾害),但由于少了青壮年劳力的耕作,加上共产主义大锅饭的低效率,庄稼只能被马马虎虎地 种上。与父亲同住一村的母亲当时只有10岁,在她的记忆中,这一年总是吃不好,但饿肚子的时间还不是很多,因为越来越多的男人被抽调到外面修水库,村子里 吃饭的人少了。公共食堂依然在办,但已不再允许过路人打秋风。至于村民家中的存粮,早就被以“挖老鼠洞”为名的搜粮队搜走,没有被搜走的,也不敢拿出来 吃,由于担心受到批斗,即使在人快要饿死的时候,这些存在地下的粮食也只能继续埋在地下。

  雨季开始的时候,父亲从黄土山回到家中,由 于麦收刚刚过去,仍然没有遭遇严重的饥饿,但与在黄土山水库的生活待遇相比,伙食质量显然在下降。不过,一项更大的水库工程在雨季过后又开始了。这一次是 在家门口修水库,而且是当时的国家重点工程。自我记事起,这座如今被称为云蒙湖的岸堤水库就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夏季里,它是我童年生活的主要乐趣所在, 但也残忍地先后夺去了我家两条人命。1959年,为了修建这座水库,政府集中了方圆几个县大约7万人(号称10万人)拦河筑坝。由于是国家重点工程,在当 时全国已经普遍存在饥饿的情况下,被抽调到水库工地的劳力们仍然可以有一口饱饭吃。这再一次减少了当地农民遭受死亡威胁的风险,不过,庄稼活更没人做了 (一些妇女也被抽调到水库工地),到了秋季的收割季节,由于缺少劳力,有些生产队索性用牛拉犁的方式刨地瓜,而刚刚被刨出来的地瓜,则被就地掩埋地下,算 是被储存了,这导致当时作为主食的地瓜大量变质腐烂,当严重的饥饿来临时,村民挖出掩埋在地里的庄稼,却发现已基本上没法食用。

  修水 库的工作是艰苦的,作为农民他们不怕苦,但在冬季施工的时候,几乎每个劳力都有过下水工作的可怕记忆。父亲回忆说,天上漂着鹅毛大雪,人一跳进齐腰深的水 里,反而觉得很暖和,不想上来,挖完沙子后,一跃出水面,立时就会冻得骨头疼,赶紧钻进旁边的帆布棚,将光溜溜的身子扎进柴草里取暖——连把烘干身子的火 都没有。“受的那个罪啊,没法说。老人们说,修水库给国家做出的贡献,比当年支前还多。”由于总是下水工作,民工们身上的皮肤裂开了鱼鳞口,一到晚上睡 觉,就又疼又痒。

  不管怎么说,受苦受罪和死亡相比,总还是仁慈的。家乡的许多老人都曾对我说,也许正是因为修水库所受的这份哭,使村里终于没有发生饿死人的事情,为了保障重点工程的顺利进行,政府总要让这些壮劳力活下去的。

   但1959年底到1960年的可怕饥饿还是到来了。不参加修水库的老人和妇女从夏季就开始挖野菜、摘树叶,掺着粮食做饭,可是到了冬季,野菜和树叶都挖 不到了,人饿得头昏眼花。十几里外的刘官庄(巨山)一带不时传来饿死人的消息,父亲的姥姥就是刘官庄村的,姥姥来村里讨过饭,但尽量避免从女儿家中走过。 后来父亲了解到,刘官庄发生的饿死人现象主要是在老年中当中,为了孩子们能够活下去,老人先是吃树皮,后来就吃观音土,肚子涨得老大,却没任何营养,饿死 前连观音土都吃不上,抓起地上的黄土就吃,死的时候,手指仍然深深插在泥土中。

  因为即将成为库区,大规模的移民开 始了,这再次降低了饥饿给村民带来的死亡威胁。当时村里大约有500口人,按照上面的计划,要迁移到黑龙江省海伦县约200人,其他人搬到高处的山坡上居 住。山东人恋家,很少有人愿意离开故土,但上级已经制定了搬迁的标准,家中没有老人的家庭首先被编入迁移队伍。当时,我的老奶奶(父亲的奶奶)已超过70 岁,所以全家可以不必背井离乡。但母亲家中的老人身体还硬朗,却是要迁移的,于是母亲随家人去了东北。但不到一年,移民纷纷回返,母亲又随家人回到时代居 住的村庄。假如没有这种对故土的眷恋,我的父亲母亲将不会在多年后结为夫妻,也就不会有我的出生了。

  移民开始前村里还发生了一件悲惨的事,有一户人家做了豆腐准备带在路上吃,把豆腐渣用来请客,一位前来道别的临村的亲戚好并不容易见到吃的,猛往肚子里塞豆腐渣,吃完后一喝水,豆腐渣便在胃里膨胀,结果刚出村口就涨破肚子而死。

   由于部分村民的离去,村里的粮食压力有所减小,但父亲仍然饿得要命,麦糠、野菜、树叶都已吃过,到了冬天,粮食越来越少,加上又有很多村民从黑龙江返 回,饥饿的威胁更加严重。食堂已经停止,村里每五天一次向村民发放粮食,当时父亲已担任村里的统计员和粮食发放员,经常饿得直吐酸水,有一次饿昏在村部, 但他告诉我,自始至终没有多拿过村里的一粒粮食。我对父亲的讲述表示怀疑,可他却说那么做并不奇怪,当时的政治宣传工作的威力,即使在饥饿面前,仍然是有 效的。

  到了1961年,移民黑龙江的村民已多数回返,粮食越来越不够吃,在那个漫长的饥饿时期,农民只好依靠他们特别能吃苦的身体硬 撑。由于水库蓄水,家园已经淹没在水里,所有的村里住在山坡上临时搭建起的草棚里,野人一般地生活着。他们不知道饥饿何时才会结束,也看不到生活的希望。 只是出于动物的本能,四处找点什么东西吃,争取活下来,便成了他们唯一的愿望。男人瘦得象猴,成年女人绝了月经,孩子发育不良,这一可怕的状况直到 1962年的“三自一包”政策开始后,才开始有了改善。



  苏格拉底对特拉马库斯说: 强权不是真理,强权的基础是暴力。 真理只能以正义为基础。在正义得到实现的国家,每一个公民的自由,全体国民在政治和司法权利上基于自由的平等,都得到法律的确认和保障。 在极端不正义的情形下,暴君就是盗匪。 如果窃贼掌握了武力,窃贼就会用欺骗和暴力掠夺他人的财产,不论是神圣的或者是世俗的,公共的或者私人的:不是零敲碎打,而是一扫而光。 如果窃贼掠夺了全部的财产,还以暴力为基础炮制出匪徒的法律,去奴役全体暴力下的人民,那么掠夺了全部的财产的武装窃贼就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和处罚,反而 会把他们的首领塑造成为一个无所不能的神。 因为在凡夫俗子看来,无所不能的神自然是正义的。 在罪恶登峰造极的国度里,欺骗和暴力掠夺就成为法律。




编辑这个帖子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发帖IP:*.*.*.* *.*.*.* 2008-7-13 21:34:31
悄悄话 好友 信息 博客 搜索 回复 本主题下所有发言 50

墓碑——中国六十年代大饥荒纪实

http://club.cat898.com/newbbs/dispbbs.asp?boardid=1&id=2347884

文章提交者:新闻又联播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万户萧疏鬼唱歌

冉云飞 @ 2008-7-13 9:30:35 阅读(479) 引用通告 分类: 书人书事
藉一杂志所邀之机,昨天晚间与梁文道兄等一干朋友于白夜酒吧谈天喝酒。承他的雅意厚谊,贻我一套非常好的关于1958至1961年大饥饿惨死的书——杨继绳著《墓碑——中国六十年代大饥荒纪实》(上下两厚册,达1095页,2008年5月香港天地图书
有限公司出版)。与梁兄喝完酒回家,已是凌晨一时半了。虽然刚从外地回来,但余兴未减,又于家中一口气将《墓碑》的前言读毕,已是凌晨三时,才在疲惫中睡去。



对 于饥饿的记忆,是我童年最深刻的灾难记忆。虽然我没有经历过1958年至1961四年的大灾难大饥荒大人祸,但我的家中却有五口人活活饿死。我出生时情况 已有所好转,但我最深刻的记忆仍是饿饭,非常清楚地记得吃野菜的情形,同时也记得大家兄二家兄们非常辛苦地从非常远的矿元盖的猫哭岭挖蕨苔回来,将蕨苔推 磨出来,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工序,弄成搅团的细节,后来搅团吃多到令人发吐的地步。即便像这样吃搅团的事,也不是随常人家能够吃到的,因为到很远的高山上去 挖蕨苔非得家中有强劳力莫办。彼时二位家兄正处于青壮年时期,但由于长期饿饭,也发育不良。但他们却在胡乱填咽一些野菜的半饱之中,坚强地帮助母亲劳动, 努力支撑着这个家。由于小吃了许多红薯、南瓜、蕨苔之类的东西,所以无论在家中还是外出饭局,都没有吃这些“绿色食品”的欲望,因为这些东西已吃得我似乎 是条件反射地反胃。



作者杨继绳先生此前我未曾注意过,据其介绍原是新华社记者,现在系《炎黄春秋》杂志副社长。但即便 只是粗翻了书目,看了前言,我也会说这是我看到的关于大饥饿的书籍中,最为详备,解剖深刻的书籍(此前有花城出版社出版的杨显惠先生的《定西孤儿院纪事》 也值得读者买来一读)。他至爱的父亲在这场大灾难中活活饿死,是促使他直接反思、研究此一问题的直接诱因。同时由于对这个国家和社会深刻责任感,亦促使他 从制度上来探讨这样空前的人间大惨剧更深的因由。他通过自行收集、采访的上千万的数据,得出的初步判断是,全国饿死了3600万人。他进而作了一系列的对 比,这样的死亡人数,相当于广岛原子弹杀死人数的450倍,相当于唐山大地震死亡人数的150倍。他在理性细致地批判了这个极权制度造成的大饥饿罪恶后, 他提议,“中国也应在一切饿死人密集的县份(如信阳,通渭,罗定,亳州,凤阳,遵义,金沙,郫县,荣县,丰都,大邑,馆陶,济宁等),在饿死人最多的四 川、安徽、贵州、河南、山东、甘肃、青海等省的省会城市,以及在天安门广场,建立大饥荒纪念碑。这些纪念碑不仅纪念亡灵,也是让人们永远记住这场灾难,从 中汲取教训,让悲剧不再重演。”(P15至16)要让现在这个政权为自己所犯错误来道歉、反省是难上加难的事,但像杨先生这样的呼吁依旧是必要的。下面我 将杨继绳先生这本书的粗目列出来(因为细目较多),向朋友们作隆重的推荐介绍,希望大家赴港不忘带一套回来认真研读。



杨继绳著《墓碑——中国六十年代大饥荒纪实》粗目



上篇:各地情况展现



第一章 祸起中原

一、信阳事件

二、“潘、杨、王”事件

三、河南省成了“大跃进”的旗帜

四、至少饿死300万



第二章 甘肃不甘

一、用政治高压制造假话

二、许国和、张万寿反革命集团

三、“共产风”一波高一波

四、荒唐的引洮工程

五、全省普遍大饥荒

六、通渭问题

七、对甘肃问题的处理与余波



第三章 天府饥魂

一、皇恩浩荡,幸福无边

二、“三面红旗”鼓狂飙

三、李井泉狠开“顶风船”

四、四川省饥饿的时间最长

五、只准讲“疫情”,不准讲饥饿

六、“社员饿得光骨头,干部吃得肥油油”

七、吃青、刑罚、扣饭

八、一股救命的潜流

九、反右倾加剧了饥荒

十、四川饿死了多少人?



第四章 安徽不安

一、说凤阳,道凤阳

二、无为风波

三、亳县的惨剧

四、跳出三县看安徽



第五章 粮仓里的饿号

一、沉重的征购任务

二、“五风”也渡山海关

三、守着粮库饿死人

四、吴德小心翼翼地“踩钢丝”



第六章 富饶的饥馑

一、江渭清奉命行事

二、这里“五风”也成灾

三、干部横行乡里

四、粮食短缺,物资匮乏

五、江苏也有人吃人

六、政策放宽,形势好转



第七章 岭南风云

一、广东制造了反瞒产私分的经验

二、罗定事件

三、高要闹剧

四、南雄之灾

五、宋庆龄老家的饥荒

六、江门市郊的哀嚎

七、中山县的“十多八少”

八、宝安无宝

九、顺德不顺

十、来自合浦的报告

十一、 逃港狂潮



第八章 齐鲁之难

一、批判赵健民,大反右倾

二、毛泽东、刘少奇给山东鼓劲

三、山东的“五风”也有特色

四、山东省粮食产量和征购

五、馆陶事件

六、济宁事件

七、全省大饥荒

八、舒同丢官



第九章 渐江之折

一、从农民口中夺粮

二、江华紧跟毛泽东

三、鱼米之乡的饿殍

四、炉头生产大队:从丰足到饥荒

五、富裕路桥镇的昔日



第十章 大饥荒中的云南

一、从刀耕火种到共产主义

二、持续不断的阶级斗争

三、农业、工业齐跃进

四、陆良事件——“大跃进”中较早暴露的饿死人事件

五、“免疫力”难抗反右倾

六、边民外逃

七、骚乱和暴动

八、退回去就有生路



第十一章 燕赵悲歌

一、徐水闹剧

二、闹剧不只发生在徐水

三、整风整社:“四清”运动的前奏

四、胡开明并非“胡”开明



第十二章 黑色的贵州

一、毛泽东夸贵州“正气上升,捷报飞传”

二、贵州办食堂的经验“全国仿行,不要例外”

三、遵义事件和金沙事件



第十三章 各省饥荒纵览

一、十二省以外情况

二、各省饥荒程度轻重不同

三、饥荒轻重不同的原因



第十四:大饥荒期间的城市生活

一、城镇的粮食供应

二、城市和农村有一个时差

三、靠国家粮食定量生活的城市居民

四、高级干部特需供应

五、几类社会群体的生活状况

六、关于“毛泽东不吃肉”



下篇:综合专题



第十五章 罪不在天灾,也不在苏联

一、天灾年年有,三年是常年

二、苏联撕毁合同不是大饥荒的原因

三、偿还苏联债务也不会产生大饥荒



第十六章 大饥荒的祸根是这样酿成的

一、把革命和建设搞得快一点

二、周恩来带头反“冒进”

三、毛泽东批评“反冒进”

四、南宁会议:毛泽东说周恩来离右派只有50米

五、成都会议:“总路线”已有雏形

六、八大二次会议:“总路线”终于形成



第十七章 人民公社——大饥荒的组织基础

一、毛泽东掀起农业集体化高潮

二、从仙居事件到“社会主义教育”

三、“人民公社好”

四、从共产主义退回社会主义

五、城市人民公社



第十八章 公共食堂

一、消灭家庭

二、大办食堂过程使农民家徒四壁

三、公共食堂的几起几落

四、把专政落实到每一个人的肠胃

五、公共食堂是怎样解散的



第十九章 “五风”肆虐

一、“共产风”留下历史的笑柄

二、“浮夸风”使人疯狂

三、瞎指挥搞乱经济

四、强迫命令风视民如草芥

五、干部特殊化也成了风

六、“五风”是怎样刮起来的

七、“五风”屡禁不止



第二十章 执政者对危机的反应

一、纠偏只有八个月,庐山会议一风吹

二、毛泽东独自“唱低调”,别人还得唱高潮

三、所有制上退让,但不能否定“一大二公”

四、搞退赔,仅是纸上文章

五、扩大农民自由,但执行中遇到意识形态障碍

六、实行责任田,仅是暂时措施

七、下放城镇职工,减轻粮食压力

八、整风整社,把责任推给基层干部

九、几个重大错误一直坚持到底



第二十一章 庐山之后

一、神仙会暗藏杀机

二、彭德怀为民请命

三、毛泽东翻脸倒乾坤

四、大臣们机变求自保

五、常委们昧心陷忠良

六、反右倾烈火烧神州



第二十二章 粮食问题

一、统购统销以前的粮食情况

二、统购统销以后农民基本没吃饱过

三、“大跃进”前粮食就很紧张

四、毛泽东担心“粮食多了怎么办”

五、残酷的高征购

六、粮食部的喜讯,农民的眼泪

七、压农村,保城市

八、大饥荒年代的代食品运动

九、农民的热量平衡



第二十三章 大饥荒其间中国人口的损失

一、用国家统计局数据计算的结果

二、用各省官方数据计算的结果

三、国外人口学家的研究结果

四、中国学者的研究结果

五、我基本同意王维志的结论



第二十四章 大跃进狂澜中的国民经济

一、农业跃进,粮食减产

二、以钢为主,搞乱全局

三、工业跃进,盲目建厂

四、全国跃进,全国紧张

五、被迫调整,一波三折



第二十五章 大饥荒年代的社会震动和社会控制

一、大饥荒年代的社会治安

二、没有发生大规模社会震动的原因



第二十六章 大饥荒的制度背景

一、毛泽东是中国是取后一位皇帝

二、国家垄断一切经济资源,严密控制一切经济生活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一切

四、用枪杆子保卫权力

五、名为民主实为专制的政体

六、极其严密的思想控制

七、同构同体的社会结构

八、约束人们行为的无形制度

九、极权制度的超稳定性

十、这个制度缺乏纠错机制



第二十七章 集体信仰——共产主义宗教

一、对千古难题的探索

二、共产主义探源

三、中国为甚么走上了极权主义



第二十八章 大饥荒对中国政治的深远影响

一、在七千人大会上高层出现会歧

二、西楼会议和五月会议进一步触怒毛泽东

三、八届十中全会祭起“阶级斗争”的撒手锏

四、从“民主革命补课”到“四清运动”

五、从批判“修正主义”走向“原教旨主义”



有关大饥荒的大事记

参考文献



2008年7月13日9:29分于成都



京奥开幕式服装出自《吸血僵尸》设计师之手

http://club.cat898.com/newbbs/dispbbs.asp?boardid=1&id=2421687

文章提交者:13点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京奥开幕式服装出自《吸血僵尸》设计师之手


为期16天的北京奥运结束了,张艺谋主导的开幕式上光怪陆离的服装设计还留在观众的记忆里。这些颇有些怪异的服装原来并非出自中国设计师之手,而是张艺谋青睐的一名日本设计师的作品。

习 惯于一身黑衣,并且在头上扎一块花头巾的石冈锳子(EIKO ISHIOKA)今年69岁。这位于上个世纪80年代移居美国的日本设计师最著名的作品是为影片《吸血僵尸之惊情四百年》所做的服装设计。《吸血僵尸之惊 情四百年》讲述的是古老的吸血鬼的故事,石冈对其中鬼魅魍魉的恐怖
形象设计使她名声大噪。

2000 年石冈再次担任一部描写变态杀手的电影《入侵脑细胞》的服装设计。在这部惊世骇俗的影片中石冈延续了《吸血僵尸》中那种鬼魅气氛。《入侵脑细胞》被影评家 称为“一个关于恐惧、色情、权力与欲望的阴暗童话世界”。后来《入侵脑细胞》的续集的服装设计,也由石冈锳子担任。



《吸血僵尸之惊情四百年》的剧照。(网络图片)


《入侵脑细胞》电影剧照。(网络图片)
善于塑造鬼魅形象的石冈受到热衷于豪华、怪异的导演张艺谋的青睐。据大陆媒体透露,张艺谋在拍摄歌颂独裁者征服天下的电影《英雄》,以及被外界评为浮华、暴力加乱伦,服饰光怪陆离的《满城尽带黄金甲》时,也曾与石冈锳子合作。石冈加盟张艺谋的京奥设计团队,也将其尤为擅长的憧憧鬼影和逼人阴气带入了京奥开幕式。

石冈锳子对京奥开幕式中最满意的作品,据称是其设计的孔子弟子服饰。孔子弟子是京奥开幕式使用的中国元素之一。中共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委员的张艺谋借用改造后的中国元素打造的这场超豪华的政治性娱乐节目,被京奥主馆“鸟巢”的设计顾问之一艾未未痛斥为“经典的伪传统文化废品回收站,一个亵渎自由精神,虚情假意的视觉垃圾场,趣味低级的杂讯污染,帝王意识借尸还魂的杂耍,终极版的集权文化的样板,精神沦陷的百科全书。”